美股上周四大跌281點,周五開市反彈,但美國勞工部公佈失業率創25年新高,大市調頭回落,杜指一度失守6500點;標普500指數最低更創下1996年以来新低,但臨近收市的40分鐘,在平倉盤的推動下,大市回升,杜指急跳逾150點,由跌轉升,收復全日失地。

杜指收市報6627點,倒升33點或0.5%;標普500指數微升不足1點,收報683點;納指跌6點或0.4%,跌穿1300點,收報1294點。紐約證交所成交略減至17.7億股。杜指期貨最新報6697點,比現貨高水70點。

失業率係經濟的重要指標,特別在美國這個以消費為核心的經濟體,失業率高意味消費下跌,失業率升至前所未的高位,就意味經濟仍然向下。美國勞工部上周公佈美國2月份新增失業者65.1萬人,除教育和醫療服務行業外,所有行業都出現就業人數減少的狀況。失業率上升至8.1%,創25年以來新高。報告指,自2007年12月美國陷入經濟衰退以來,新增失業人數達到440萬人,其中超過250萬人是在最近四個月內失去工作,可見自去年9月雷曼倒閉後,經濟急促惡化。而奧巴馬政府的刺激經濟方案的目標,係創造或保住350萬個職位,不過這些創就業的措施,恐怕要一段時間才見到效果,到時在一加一減的影響對沖下,要看救市措施阻唔阻得住失業率的升勢。

根據一些私人機構調查,美國到明年時失業率可能接近9%,有些機構的預測甚至達到10%。聯儲局則預計在2011年之前,美國失業率都不會低過7%。除了嚇人的就業數字外,美股跌市亦源於市場對奧巴馬政府的穩定金融系統的成效存疑,以及反對其稅制的聲音不斷擴大。Palisade Capital Management的基金經理話,「這是奧巴馬的熊市,政府觸及太多不同的範圍,我們對其規則有點無所適從。」

美國新政府對應對金融危機有點手忙腳亂,相對地美國的老友英國就爽快得多,英國首相白高敦任財長之前,長期任財政大臣,對財經事務十分熟悉,所以行事亦果斷好多,至今已有4間英國銀行國有化,取新一間係英國最大的按揭貸款銀行萊斯銀行(Llyds Banking Group Plc),它在上周六宣布國有化以,換取政府保證其2600億英磅(約3670億美元)問題資產。這是2007年9月繼北岩(Northern Rock Plc)之後,第4家被國有化的英國銀行。

首相白高敦傾向於使用納稅人的錢大力拯救銀行,不惜將它們國有化,藉此提高政府對這些已國有化銀行的影響力,促使它們提高私人住宅和商業貸款,以刺激經濟。英國商務部長曼德爾森(Peter Mandelson)在BBC節目中被問到,英國會否把銀行業全面國有化時,曼德爾森回應話:「銀行全面國有化不是不可避免的,政府對那些銀行(已國有化的銀行)發揮很大的影響力,令它們重組、轉型和改革,以至改變其發展方向,但無需做到剔除所有股東的最後一步。」

曼德爾森話,將銀行全面國有化,不是「必需」、並不「可欲」,更不是「無可避免」,這個答案等如話全方位的國有化銀行業,並不是英國政府的目標,而家無辦法先至咁做,係權宜之計。

英國如今已有四間銀行國有化,美國若不計房利美、房地美和AIG,未有銀行全面國有化,最接近的是花旗,政府佔股36%。美國作為資本主義大國,好難接受將銀行國有化,所以左閃右避,欲拒還迎,搞到唔湯唔水,銀行業半死不活。

英國經濟環境比美國更劣,英國比美國細,英鎊不似美元是世界性儲備貨幣,所以英國政府和央行不具備無限發鈔的能力,若英國如美國那樣發鈔,英鎊滙價勢將驚人急跌,造就另一個更大的危機。所以英國別無選擇,唯有急促把銀行國有化,由政府揸大股後,就阻止它們「落雨收遮」,逼令它們繼續借錢出街,希望透過銀行放水出街,以阻止樓市和經濟無底下滑。

如今要先睇吓英國咁樣將銀行國有化得唔得,能否最後拉住經濟的跌勢,暫時睇仍然唔太樂觀。而美國搞來搞去都搞唔掂銀行業時,最後亦好可能要步英國後麈,將銀行大量地國有化。

陸羽仁

0 comments